但是為何選擇拍冷凍廠的工人呢?

 

之前在北堤防認識一位釣客叫老李,他沒工作時都會到堤防釣魚,在等魚時常會聊到昨天搬多少噸,有哪些魚種,過程中有多累……等和工作相關的事情,然後他們的工作又是案件計酬,有魚要卸才有做,沒魚要卸就休息沒收入,由一位班長去攬工作來做,工作很不穩定,但他已經在漁港工作三十幾年了,當時很好奇他們的工作模式,還有那白霧飄渺的冷凍廠環境,心想也許等拍完堤防的紀錄片,或許可以去前鎮漁港找他,可行的話就以卸魚工人為題材,因為那很像是簡單勞動的原型。

 

因為當時拍攝北堤防時,自己就將焦點鎖定在堤防上,想要紀錄南高雄鄰近周邊的勞工,在放假或無工可做時到海邊休憩喘息的生活面貌,一邊悠哉地垂釣一邊暢談高雄整體勞動環境的變化,在加上堤防本身就位於大型貨輪的進出口處,看著貨櫃商船的出入,對比於這群中年勞動者的喃喃自語,也許港口和他們的工作並沒有直接關係,但他們的處境與遭遇,多少和整體經濟的變遷有著間接關係。


  


2007
年五月第一次到漁港找老李,當時一邊紀錄著學校派遣制度下的清潔阿姨們,一邊開始著手尋找漁港冷凍廠勞工的題材,原先想以老李作為主要拍攝對象,但第一次去找他就遭到回絕,不是老李拒絕,而是他的雇主不希望我影響到他們工作,也不希望我拍攝到冷凍庫魚肉的畫面,我想說好吧!反正我也不是什麼海巡署或漁業署的稽調單位,老李的處境才是我想拍攝的動機,之後為了避免老李在工作上遇到刁難,於是自己就開始在漁港四處詢問,才慢慢了解「出魚班」的工作型態。

 


 

高雄從日治時期就被規劃成基礎工業的基地,南進計畫的跳板(應該說全台灣都被工業化,但因高雄先天良港的地理優勢使高雄成為蔗糖、米、鹽等輸出要港),而國民政府來台後延續日治時期的規劃,使高雄發展成台灣工業重鎮,文化沙漠之都,雖然近十年來市府努力挹注文化活力,改變城市景觀,猶記得念高中時,高雄市立美術館開館,這城市似乎開始有了些許文化氣息,日後許多藝術家開始爭取閒置空間及展演舞台,這沙漠於是繁生了許多文化綠洲,然而市容改觀了,藝文活動增多了,但先天高密度工業化的體質,似乎難以讓綠洲茂盛!總認為藝文發展必須依附在先天體質上,刻意的植入外來想像枝葉反而顯的格格不入,或僅是孤芳自賞般地……(離題,待續

 
 

 它具有港灣地理優勢上的獨特美感!





↑小瑞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eez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